400-853-0855 136-6161-6853

创新旅游投资模式,山西有动作

返回列表日期:2016.04.01

位于山西大同明长城下的阳高县孤山村,在四处氤氲的温泉热气中,勃发着塞上大地最早的春天气息。再过一个月,一项投资达30亿的“温泉水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将在此上马,这是山西省首家混合所有制旅游平台公司——山西高新普惠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普惠旅游”)即将启动的首批重点旅游项目之一。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提出“要像重视煤炭一样重视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指示刚过半年,一场依托“大资本、大集团、大平台”战略和“旅游+金融+互联网”模式的旅游振兴大剧,已经在三晋大地拉开序幕。


多元众筹成立普惠系旅游资金

去年7月,山西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全省国有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经营权要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各类资本进入旅游业。支持、鼓励省外、国外大企业对山西省旅游企业和旅游资源、产品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向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支持组建大型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公司,打造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旗舰企业和文化旅游重大项目投融资平台。    5个月后,在山西省旅游局、山西证监局和山西省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指导下,普惠旅游应运而生。成立伊始,普惠旅游即按照山西省委提出的“大集团、大资本、大平台”发展战略,扮演了打造全域旅游市场和多业态整合、投资、运作的角色。普惠旅游的成立,标志着金融尤其互联网金融在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拓展。“‘旅游文化+金融+互联网’是资本运作和互联网思维的一次完美结合,也将成为山西旅游投资改善的一种新探索。”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依托互联网金融创新和资本运作经验,以点带面,与既有旅游企业合力开展旅游产业资源整合、资本融合,结合商业模式创新和旅游服务智能化,打造泛旅游产业体系,壮大旅游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日前,普惠旅游在太原宣布设立总规模达45亿元的旅游产业发展母基金、旅游投资子基金和项目并购基金,兴业银行、华福资本等被纳入首批合作伙伴行列。“旅游项目投资属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投资前5年,回报率非常有限,靠资本运作维持投融资的可持续性非常有必要。”普惠旅游负责人说,“以资本金为主体,以基金为辅助,融合贷款和众筹融资等多种方式,构筑出旅游投资资金来源的整体支撑体系,这可以解决目前旅游项目融资渠道单一、后续投资不足的难题。”    据了解,在“普惠系”旅游基金设立的同时,还利用其众筹平台为两个旅游项目投资了1000多万元。晋城、大同两市部分骨干旅游项目的改造提升工程同步展开,一批多年受资金困扰的旅游企业开始显现活力,当地企业家纷纷表示信心倍增。


全域整合试点成长型旅游项目

在当前经济下行、传统业态增长乏力的情况下,2015年,山西旅游产业仍然实现了收入增长20%的喜人成果,为普惠旅游平台组建投资基金和预热旅游众筹创造了良好氛围。靠资本运作和金融创新谋求后发优势显然已经成为山西旅游发展的必经之路。    截至目前,普惠旅游已与陵川、沁水、高平、阳高、浑源等旅游资源大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筹备至今,短短100天里,由多名专业人才组成的团队数十次奔赴三晋南北,开始了项目筛选和初步尽调工作,为骨干旅游项目在今年三、四月份启动投资建设奠定了基础。    按照“泛旅游产业”战略布局,普惠旅游目前已储备多个骨干项目。仅今年上半年,有望在晋城、大同进行并购重组或合作的就有大同阳高温泉水镇、陵川王莽岭及锡崖沟、阳城皇城相府旅游、沁水历山、高平炎帝陵、阳城郭峪古城、沁水湘峪古堡、阳城天官王府、浑源恒山湿地和汤头温泉等13个项目。以金融创新为抓手整合分散的旅游项目,打通旅游市场联系,带动旅游投资环境整体向暖的新实践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们已部署在今年3月启动对陵川县锡崖沟、沁水县历山、阳高县温泉水镇等旅游项目实施投资改扩建工程,预计上半年落地投资20亿元以上。”惠普旅游负责人表示,“这种因地制宜、创新创意的旅游开发,顺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    正在主持规划“阳高温泉水镇”项目的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院长林峰则认为:“山西旅游发展之困在于投资不足,高新普惠开启的投资开发模式,不仅将提振山西旅游产业信心、推动省级全域旅游发展,更将为国内资源型省份加大旅游投资提供良好借鉴。”


煤企注资撑起山西省旅游格局

以“旅游+金融+众筹”为特点的新型旅游投资模式仍在探索中,而持续了十余年的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旅游则已作为山西旅游投资的常态,支撑起了此前山西旅游发展的基本格局。    “从旅游业吸引转型资金看,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如何推进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实现产业转型,一直是山西省资源型企业的不懈追求。”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山西省旅游工作会议上,山西省旅游局局长冯建平说,“像最早投资旅游业的资源型企业介休三佳集团和阳城县皇城村,都进入投资回报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已有215家资源型企业投资旅游开发,总投资高达400亿元,带动社会资本1700亿元。其中,投资或参股开发建设的星级饭店有76家,占全省四星级以上酒店的45%,全省25家省级休闲度假区几乎都来自资源型企业开发建设。    资源型企业转型投资旅游业,使山西旅游业摆脱了长期以来投入不足的困境,呈现出投资规模大、建设标准高的喜人局面,同时也推动了山西旅游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较好地适应了大众旅游和休闲度假的市场需求,提高了山西旅游的发展水平。    实践证明,用开采地下矿产资源积累的资金开发地上的旅游资源,符合山西实际;且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投资风险小,产业关联度高,劳动就业密集,是比较理想的接续产业;同时,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业,也是对当地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的一种补偿和回馈,并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开出了一条新路。    “实现金融创新,提升旅游投融资机制的整体水平,对推动山西旅游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可谓功不可没。山西出现的‘投资新气象’仍在不断发酵、持续升级,为国内同类型省份旅游产业升级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冯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