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53-0855 136-6161-6853

旅游规划需树立全域旅游思维

返回列表日期:2016.04.05


首先,旅游规划要冲破传统的、局限的旅游资源观,以全域旅游思维重新定义和评价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优势。过去业界往往存在这样的惯性思维: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一个地方发展旅游业,前提是要有一流的旅游资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此相对应,通行的旅游规划编制方法,总是从全面调查和评价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开始,其依据是沿用多年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国家标准,该标准聚焦的主要是自然山水和文化古迹等传统旅游资源。这种固有的旅游资源观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旅游业日新月异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针对上海、深圳等传统旅游资源相对匮乏城市取得的旅游业发展成绩,围绕“非传统旅游资源的旅游目的地发展”这一命题,业内学者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优秀的成果。“非传统旅游资源”概念的提出和逐步被业界认可,正是从理论上对传统旅游资源的扬弃,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石之一。为此,全域旅游规划创新,要从旅游资源重新定义、分类与评价等基础性工作着手,尽快修订和实施符合旅游发展实际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标准,依据新的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再梳理、再认识、再评价。这是扭转传统的资源依赖性旅游发展思路、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思维的基础性工作。


其次,旅游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机制必须跟上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要求,打破由旅游部门主导编制旅游规划、又难以实施的现状。为发展旅游业,各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编制了海量旅游规划。遗憾的是,这些规划成果多数因为难以实施而被束之高阁,不但造成了大量的规划浪费,而且影响了旅游规划对于产业发展的科学指导作用。当前,游客的活动空间正在向无所不至的“市民化”方向发展,每天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游客数量与日俱增。由此,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保障游客权益、科学指导旅游业发展的任务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越来越复杂和艰巨,许多工作远远超出了旅游部门的职能范围。破解职权不对等的难题,需要在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中直面“小马拉大车”的客观现实,把旅游规划编制的组织、核心内容、批准发布和实施的主体上升到当地政府的层面。这样就可避免过去由旅游部门造车,自身单独组织编制旅游规划而又难以落地实施的局面。按照由政府组织编制和发布实施的权威性强、执行约束力高的全域旅游规划,在基层全面探索和深化政府主导性旅游发展战略,争取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积极融入旅游业发展,使旅游业发展在各地经济社会总体发展中有必要的定位、话语权和工作机制,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实质性政策和资金支持,使城市的个性、品牌、文明建设都与旅游发展有机融合。最近,在新一轮省级旅游规划修订中,按照省政府要求,山东省正在探索由发改委等综合部门牵头,编制一部以旅游发展为核心、统筹考虑与之相配套的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旅游规划,这是旅游规划编制机制的有益探索,是服务于全域旅游发展实际需求的规划方法创新。


再次,要按照国家倡导的实施“主体功能区”的国土空间开发思路,在各地规划发展各类旅游主体功能区,形成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各具特色的旅游活动空间,使其成为探索全域旅游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全域旅游的理念提出后,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全空间、全要素、全产业、全过程、全功能等概念纷纷跟进。笔者认为,全域旅游规划切忌跟风式、片面地、狭隘地聚焦一个“全”字,试图把全域旅游规划的范围、内容和实施变成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的“高大全”规划,这样的规划注定因为无法实施而失去了指导全域旅游科学发展的价值。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理念,应当通过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多做少说的长期过程,审时度势、把握时机,逐步在各个旅游目的地规划布局若干个有利于旅游发展的特定空间,从而因势利导、聚集资源,逐步形成若干个旅游发展的主体功能区或者旅游产业园区,这些空间是以旅游核心项目为引领、旅游产业要素和服务要素综合配套为支撑,使“全域旅游”从核心景区景点延伸、扩展到更大区域,通过逐步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推进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建设。各具特色的旅游功能区在各个旅游目的地迅速成长,就是对全域旅游最好的阶段性诠释。试图一开始就把旅游业在一个城市全面规划布局、形成全面开花的局面,既不符合任何产业发展都需寻求集聚效应的规律,也是对全域旅游规划的一种片面理解。   总之,服务于全域旅游作为指导一个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长期发展战略,旅游规划工作需要以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成熟的技术路线,从旅游资源的全新解读、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机制创新以及创新旅游发展规划布局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探索,以便使旅游规划真正发挥功效,更好地服务于旅游发展实践,旅游规划自身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文章来源:中国旅游报